为及时有效监测企业在社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风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通过壹点智库品牌大数据平台,定期跟踪、监测和评价A股上市公司的ESG风险,并进行重点报道。
8月18日—8月24日,本周有1553家A股上市企业被央媒省媒报道过敏感信息。与上周相比,敏感信息量下降的有743家,信息量增加的有1287家。
本期ESG敏感信息涉及产品原料、消费需求转变、企业研发、跨界风险管控等问题。从ESG层面分析,主要涉及环境(E)、社会(S)、治理(G)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2025年8月下旬,多家A股上市公司密集披露业绩数据,休闲零食行业头部企业盐津铺子、养元饮品、洽洽食品集体遭遇业绩增长瓶颈,外资珠宝品牌潘多拉则因市场需求变化计划大幅关闭中国门店,折射出消费市场格局重塑下企业面临的转型挑战。
毛利率跌破30%,盐津铺子高增长神话破灭
8月21日,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盐津铺子”002847.SZ)公布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幅已降至20%以下,毛利率也进一步下滑至30%以下,业绩增长势能进一步放缓。
据报道,盐津铺子2022年曾凭借率先布局量贩零食渠道实现业绩爆发,2022年净利润同比激增100.01%,2023年净利润增幅仍达67.76%。但随着2024年起更多企业涌入量贩赛道,行业竞争加剧,其增速持续放缓,营收同比增长28.89%,净利润增幅收窄至26.53%。盐津铺子毛利率也已从2020年的43.83%一路降至2024年的30.69%,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29.66%。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分析指出,原材料成本上升、高毛利渠道占比下降及行业内卷,是导致盐津铺子业绩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零食行业内卷,整体红利减弱,所以不可能回到原来的水平。
“六个核桃”卖不动了?养元饮品营利“双降”
8月23日,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养元饮品”603156.SH)半年报发布,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降,其中营收24.65亿元,同比下滑16.19%;归母净利润7.44亿元,同比下滑27.76%,养元饮品将业绩下滑归因于核心产品核桃乳销量下降。
数据显示,以“六个核桃”为代表的核桃乳产品2024年营收53.73亿元,同比下滑5.86%,销量较2019年减少20万吨;2025年上半年经销渠道营收22.27亿元,同比下滑18.52%,尽管经销商数量净增28家至2727家,但新渠道开拓效果未显,且电商、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分流传统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养元饮品研发投入持续缩减,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836.26万元,同比减少11.20%,至今未培育出“第二增长曲线”,反而热衷跨界投资,2025年4月旗下子公司斥资16亿元投资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养元核心竞争力下降的原因除了过度依赖“六个核桃”大单品,另外其研发投入占比较低,缺乏颠覆性创新,且渠道扩张与效率提升未同步,新兴渠道布局滞后。跨界投资芯片,可能是希望通过多元化投资降低风险,探索新的增长点。但饮料与芯片行业差异巨大,技术壁垒高,跨界投资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若迟迟未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可能会持续依赖核桃乳单一产品,面临市场份额进一步被挤压、业绩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净利暴跌
据澎湃新闻报道,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洽洽食品”002557.SZ)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归母净利润8864万元,同比暴跌73.68%,创近年同期最大降幅,毛利率从28.41%骤降至20.31%。
恰恰食品表示,业绩下滑主因是葵花籽、坚果原料成本上涨。2024年9月内蒙古区域葵花籽收获期阴雨导致霉变率上升,合格原料减少、价格上涨,巴旦木、腰果价格也受供需及天气影响走高。恰恰食品核心品类表现疲软,上半年葵花籽收入17.72亿元,同比下滑4.45%;坚果类收入6.14亿元,同比下滑6.98%,且东方区、北方区销售收入分别下滑24.76%、19.83%,区域市场拖累明显。
为吸引年轻消费者,洽洽食品今年上半年推出“山野系列瓜子”“瓜子仁冰淇淋”等五款新品。其中“瓜子仁冰淇淋”在淘宝旗舰店售价折合单袋6.8元,仅售出200+,还因“甜度偏高”“瓜子仁含量不足”遭消费者吐槽,差异化优势存疑。东吴证券已下调其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亿元,较此前预测减少1.6亿元。
潘多拉中国关店规模翻倍,国产黄金品牌崛起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丹麦珠宝品牌潘多拉集团二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原计划2025年在中国市场关闭50家门店,现决定翻倍至100家,部分门店经历“独立门店—中庭柜台—撤柜”的收缩历程。
潘多拉是来自丹麦的国际知名珠宝品牌,曾以“手链+串珠”DIY模式和情感营销走红,单颗珠子售价300-600元。但因采用合金、925银等易氧化、不保值的材料,如今二手平台上同款珠子仅售30-80元仍无人问津。随着消费者更关注饰品保值属性,潘多拉“溢价高、料子糙、易过时”的问题凸显,逐渐失去市场吸引力。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黄金饰品市场的红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金银珠宝零售销售1948亿元,同比增长11.3%;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金饰支出840亿元,环比增长29%。周大生、中国黄金(600916.SH)、老铺黄金等国产品牌通过文化IP合作与工艺创新抢占市场,中国黄金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推出“国宝金”系列,老铺黄金融合非遗制金技艺打造东方美学产品。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消费者更加青睐本土的、熟悉的黄金饰品品牌,摆脱了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也意味着国潮、国货、古法黄金等新消费偏好的崛起。
新闻线索联系邮箱:ydzk2020@163.com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