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空间焕发新生,东昌府区社区书屋变身“文化客厅”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6: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王倩

走进东昌府区柳园街道祥生金麟府小区的“睦邻书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面分类摆放着儿童绘本、文学经典、科普读物等各类书籍。宽敞明亮的房间里,自然光线透过窗户洒落在浅木色阅读桌上,几个孩子正盘腿坐在软垫上专注地翻看绘本,整个空间洋溢着宁静舒适的阅读氛围。

这个备受居民喜爱的“睦邻书屋”,其诞生全过程都烙着“民生议事室”的印记。面对小区731户居民对活动空间的迫切需求,柳园街道政协“民生议事室”联合和平社区,组织政协委员、街道代表、物业公司和业主代表等多方力量进行走访调研,将“改造小区服务性用房”纳入协商议题,通过多轮协商,最终确定了“多功能、嵌入式、共享型”的改造方案,将有限空间最大化利用,满足不同群体多元需求。

改造后的空间集阅读、健身、医疗、辅导、议事等多功能于一体。其中,“睦邻书屋”由两间闲置活动用房合并而成,不仅配备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书籍和阅读设施,还创新性地安装了专业舞蹈镜子和防滑地板,实现空间多功能复合利用。

“自从这个书屋建成后,我经常带着孙子孙女来这里。”小区居民刘新军笑着说,“孩子们特别喜欢这里的书籍,还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阅读互动,给我们家长带来了很大便利。”书屋的建成不仅满足了居民的阅读需求,更解决了孩子假期看管难题。暑假期间,这里举办了一个月的暑期课堂,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甚至有家长专门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为了让居民更有参与感和归属感,社区推出了“书柜认捐”活动,居民捐赠书籍后可以孩子的名字为书柜命名。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藏书资源,更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民生议事室的协商成效不仅体现在硬件改造上,更体现在后续服务的持续优化上。东昌府区政协委员李娟表示,她正准备在社区设立“知心姐姐解忧铺”义务心理咨询工作室,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帮助居民化解邻里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同时收集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责。

这个曾经闲置的空间,如今已成为小区最热闹的“文化客厅”。和平社区党委书记张红霞表示:“我们将继续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以书籍为媒介,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我们的小区从‘生人小区’真正变成‘熟人小区’。”

责任编辑:李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