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微创彻底!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二科手术解锁慢传输型便秘治疗新法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9:2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连续多日无法正常排便,肚子胀得像“石头”,只能靠泻药艰难维持,每次如厕都如同“受刑”,曾经困扰慢性便秘患者的诸多问题,而今有望得到彻底解决。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二科采用微创手术方式为一名便秘超过十年的男子解除了顽疾。该手术方式不仅微创、彻底,更能从根源上解决肠道传输功能障碍问题,为这类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从《慢传输型便秘外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出掷地有声的“烟台声音”,到以精准外科技术破解顽固性慢性便秘这一“隐疾”,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二科始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用专业与担当,为患者的胃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宫向前(左二一)团队正在讨论患者病情

男子便秘超十年,每次排便像“受刑”

如厕,这一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对部分人而言却是噩梦般的存在。

“太痛苦了,每次想到排便都胆战心惊。”63岁的王先生曾深陷慢性便秘困扰长达十年之久。起初只是偶尔排便不畅,他并未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情况愈发严重。后来发展到不吃泻药就根本无法排泄,平时毫无便意,腹部时常胀得发硬,连弯腰都困难。最严重的时候,他甚至一周都没有排便,每次蹲在马桶上都要忍受煎熬。身体的痛苦与心理的焦虑让他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为解决这一隐疾,王先生辗转多家医院,先后尝试过药物调理、灌肠治疗等多种方式,却始终未能摆脱便秘的折磨。最终,经人推荐,他慕名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二科寻求帮助。接诊后,科室团队高度重视,为王先生完善了排便造影、结肠传输试验等一系列精准检查。结合检查结果与王先生的病史,胃肠外二科主任宫向前明确诊断其为慢传输型便秘。这种由于肠道传输功能障碍导致的顽固性便秘,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令众多患者痛苦不堪。

宫向前(左二)团队正在制定手术方案

针对王先生的病情,宫向前带领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案。术后困扰王先生十年的顽疾彻底解除,他终于摆脱了对泻药的依赖,排便功能恢复正常。“排便正常了,胃口也跟着好了起来。”如今,王先生一改面黄肌瘦之态,体重也慢慢长了上来,没了“隐忧”,他整个人都精神了。

微创又彻底 慢传输型便秘有了治疗新选择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精神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便秘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亦显著上升。像王先生一样,受慢性便秘困扰的人并不在少数。

“导致慢性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慢传输型便秘经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宫向前介绍说,慢型传输型便秘主要是由于肠道平滑肌动力减弱、神经调节功能紊乱等因素导致肠蠕动缓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引发的便秘。这部分患者以没有便意或便意明显减弱,排便频率明显减少,排便困难、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为主要表现,一般伴有腹胀、腹痛、症状顽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患者往往需要靠泻药辅助才能顺利排便,部分患者甚至会因长期滥用泻药出现肠道功能进一步受损的情况。

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二科开展的微创外科手术,正是针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有力武器”。在腹腔镜的辅助下,仅需要打几个小孔,切除病变结肠,就能彻底解决慢性便秘的困扰。不仅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优势,更能从根源上解决肠道传输功能障碍问题,这种方式为此类患者带来了摆脱便秘困扰的新希望。

宫向前(右一)团队正在查房

专业与担当并行 慢传输型便秘外科诊疗指南现“烟台声音”

时刻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诊疗新方向,近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二科以专业与担当为基石,不仅获得业内高度认可,也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信赖。

为进一步规范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诊断、评估和外科处理,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和功能性疾病专业委员会遴选我国慢传输型便秘外科领域相关专家,组成《中国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专家共识》编审委员会,宫向前受邀成为《慢传输型便秘外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成员,在共识制定时发出了掷地有声的“烟台声音”。

以胃肠肿瘤手术治疗为基础,深研便秘及减重代谢的手术治疗,未来,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二科将以“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不断探索医学前沿,为守护港城人民群众的胃肠道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武春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